-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第二批购买社会服务项目(部分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市委第四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31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 关于替换达州市2023年“爱心圆梦·希望永恒”资助困难大学新生行动部分资助人选的公示
- 关于达州市2023年“爱心圆梦·希望永恒”困难大学新生资助名单的公示
- 关于2023年“红领巾奖章”五星章达州市拟推报名单的公示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第二批购买社会服务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第二批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公告
-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35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35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 关于市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第35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 关于市人大五届一次会议第30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购买社会服务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 关于拟推荐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表彰候选人名单的公示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公告
邓远轩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有效解决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建议》(第23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在“宣教”上下功夫,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
通过“川工之家”APP、“达州新青年”“达州妇联”微信公众号、“青春达州”官方微博号等网络阵地,定期推送心理健康和科学家教知识文章、视频,持续展播全国、省、市“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先进事迹,向青年群体广泛宣传优秀家庭文化,营造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的良好家庭氛围;组织各地婚姻登记处在“5·20”“七夕”等登记高峰时段,张贴婚事新办标语,开展传统婚俗讲座,同时以村(社区)文化、宣传展板、送文化下乡等为载体,采用漫画宣传墙、创新风小节目、微信小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形式大力宣传婚姻新风尚;下发《关于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通知》,指导各地2283个村(社区)全覆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积极引导村(居)民群众将反对大操大办等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村规民约“红黑榜”制度,把大操大办、婚嫁陋习、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纳入黑榜范围,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不断转变大操大办不良社会习俗,形成喜事新办、婚姻自由的文明风气。
二、在“平台”上下功夫,帮助青年扩大交友朋友圈
聚焦青年婚恋交友,实施“青恋计划”,举办“青春有约·爱在达州”“拍了拍单身的你”“碧瑶寻缘·真爱有你”“礼遇青春·原来你就在身边”“青春相约·缘聚宣汉”等各类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100余场次,服务青年6000余人,牵手成功200余对;积极打造单身职工交友信息平台,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单身职工联谊活动,以游戏、才艺展示等方式为单身职工牵线搭桥;在“5·20”“七夕”等特殊日子,举办集体颁证和观礼活动,邀请地方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金婚夫妇、社会名人等担任特邀颁证师,并请90岁高龄的白金婚夫妇,为新人们讲述他们的“最美家庭故事”,起到示范作用,增强家庭责任感;将莲花湖生态湿地公园纳入全市微改革的重点项目,统一规划、打造集“相亲角、婚姻登记中心、婚俗文化展示、露营区、网红打卡地、婚庆广场、教堂、恋爱长廊、观景码头”为一体的交友、恋爱、婚姻一站式婚恋文化广场,为适婚青年营造氛围。
三、在“环境”上下功夫,提升青年婚恋育养积极性
开展婚姻登记服务质量提升暨加强行风建设专项行动,全市7个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均设立了婚姻家庭辅导室,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减少非理性离婚;实施婚姻登记“跨省(市)通办”和“全市通办”试点工作,打破户籍区域限制,方便群众快捷高效办理婚姻登记;指导县(区)积极申报省级婚俗改革试点,完善婚姻登记机关婚姻登记、结婚颁证、婚姻家庭辅导、婚姻家庭教育、法律咨询服务、司法公证等功能,大力推动移风易俗。目前,已将通川区、宣汉县纳入省级婚俗改革试验区;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评选“五好家庭”、创建“绿色家庭”活动。今年,我市荣获全国最美家庭2户,省最美家庭(提名)12户;实施“幸福有方——家庭教育课堂进村(社区)”项目,为广大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惠及群众数千人;指导和推动成立市、县家庭教育促进会,投入项目资金15万元,开展家庭教育“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200场次。
下一步,全市将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契机,实施“幸福达城·同心筑梦”婚恋育养工程,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平台+阵地+活动”的婚恋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服务阵地,建立真实、准确、可靠的单身青年适婚男女信息数据库,打造“莲花湖·婚恋广场”单身青年交友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婚恋咨询、交友联谊等活动,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便利化、精准化服务。二是提升婚姻登记、家庭辅导服务水平。开展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区域通办”,推广婚姻登记、婚育健康宣传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在婚姻登记机关覆盖率达到100%。三是积极优化青年生育养育赡养环境。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到2025年新建15个公办医养服务中心,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或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切实减轻青年生育养育赡养压力,提升婚恋积极性。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青年婚恋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