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第二批购买社会服务项目(部分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市委第四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31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 关于替换达州市2023年“爱心圆梦·希望永恒”资助困难大学新生行动部分资助人选的公示
- 关于达州市2023年“爱心圆梦·希望永恒”困难大学新生资助名单的公示
- 关于2023年“红领巾奖章”五星章达州市拟推报名单的公示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第二批购买社会服务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第二批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公告
-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35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35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 关于市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第35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 关于市人大五届一次会议第30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购买社会服务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 关于拟推荐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表彰候选人名单的公示
- 共青团达州市委关于2023年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公告
何宣佐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面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大力推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第35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坚持抓住关键、把握重点、善使巧劲,齐心协力抓落实
《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四川规划》)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青年成长成才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在抓好规划落地见效上,我们始终坚持高位推动、突出重点,共享共推,确保上下一心,形成合力。
(一)发挥好党委政府关键作用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四川规划》在我市的落地见效,第一时间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联系领导任召集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今年省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工作推进视频会召开后,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门传达学习了省联席会议精神,市委革军书记专门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工作落地见效;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所需所盼;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良好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县(市、区)均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按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中,市级层面还专门形成了“坚持青年优先发展”专节,各地也将青年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之中,进一步提高了抓《四川规划》落实的政治站位,增强了抓《四川规划》落实的工作力度,巩固发展了“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事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解读好重点项目重要任务
根据《四川规划》11个发展领域和12个重点项目,结合达州实际,制定了《达州市贯彻落实〈四川规划〉发展措施任务清单和重点项目任务清单》,囊括了青年思想道德、青年教育、青年健康等10个发展领域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等10个重点项目,并对达州市《发展措施任务清单》《重点项目任务清单》和年度《工作要点》作出细致解读,明确了各地各有关部门承担的重点任务、重要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
(三)整合好各方力量共用资源
全面梳理26个成员单位涉及青年发展的有关平台、项目、资金,对性质相同、平台相似的工作进行优化整合,做大做强。如在青年思想引领方面,我们加强同达州日报、达州发布合作,提高“攻大报、上头条”的能力。在青年就业创业方面,我们深化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合作,整合有关资金,做大有关项目,极大提高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能力,共同开展的“创青春”创业大赛、“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等,得到了青年广泛好评,更是社会公认的服务青年好品牌。
二、坚持政策带动、项目推动、试点引领,心无旁骛抓落实
《四川规划》涉及青年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在抓好规划落实上我们始终坚持“小切口撬动大战略”,以务实举措,确保工作实效。
(一)出台一批特色政策
在青年人才引进、培育方面,市委组织部制定并落实达州市“人才新政十条措施”、党委联系服务青年专家八条措施;推行“达州英才卡”制度,全面落实15类26项精细化服务措施,依托达州高端人才精细化服务平台,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便捷出行、配偶就业、项目申报等各类服务。在服务困难青年学子成才方面,市教育局大力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全力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贷尽贷、应助尽助”。在扶持青年创业方面,团市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实施“青创计划”和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支持政策,精简申请材料,强化网上经办,明确办结时限,为创业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近两年来,免除学费1.39亿元,发放国家助学资金5188万元,提供创业贷款(含求职创业补贴)905万元。此外,通川区作为主城区主动拿出财政资金300万元,为辖区内创业青年提供20万元以内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有效激发了青年投身小微创业的热情。
(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聚焦青年关心的事业发展、心理健康、婚恋交友、技能提升等“操心事、烦心事”,实施了“达州英才计划”“青创计划”“青恋计划”“青益计划”“智悦达州”心理健康测评计划、“双师”(文艺大师、文艺名师)培养带动计划等重点项目,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青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两年来,“达州英才计划”为1000余名硕博人才提供逐梦平台;“青创计划”助力500余名青年创新创业;“青恋计划”青年联谊活动为1000余名青年搭建交友平台;“青益计划”组织动员2000余名青年投身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15万余小时;“双师”计划让60名青年文艺人才走向更高层次,储备青年文艺人才200余名。
( 三)抓实县域试点工作
鲜明提出“解放思想、敢于创新、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将抓好试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对开江县制定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确保方案符合实际、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并在资金和项目上对其进行重点倾斜,通过试点,真正让当地青年工作上台阶、青年群体得实惠。在具体工作推动中,我们严格对标“六有”“五个一”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倒排工期、开足马力,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团市委每两周在工作例会上听取一次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主要负责同志3次带队赴开江县开展试点工作专题调研,并就具体问题现场办公、当场解决。同时,多次与县委领导沟通交流,努力争取党政支持,为推进试点工作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去年,团市委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划拨出8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开江县推进服务青年创业就业、青年之家建设等重点项目。去年12月,省调研督导组对开江县相关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坚持定期研判、管在日常、一线推动,久久为功抓落实
《四川规划》时间跨度长,参与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在抓好规划落实上我们始终坚持定期调度,强化督导,绵绵用力,确保推进力量不减、力度不衰。
(一)实行月沟通、季调度
严格执行达州市贯彻落实《四川规划》工作议事规则,每月与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沟通一次,了解工作进展;每季度向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收集一次工作情况,汇总最新青年政策和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每半年向各县(市、区)收集一次工作情况,全面掌握《四川规划》在我市县域层面的落地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工作微信群,加强日常工作的联系和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工作有人抓。
(二)大力推动一线办公
结合“两个清单”积极推动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按照“一线调研发现问题,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的要求,深入一线抓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落实好《四川规划》有关工作任务。
(三)定期开展督导督查
定期或不定期对市级相关部门和县(市、区)贯彻落实《四川规划》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工作任务完成。去年以来,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加快推进事项11个,用铁的纪律,确保了《四川规划》落地见效。
下一步,团市委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继续细化工作举措,实干苦干、攻坚克难,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157”重要战略机遇,抓住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窗口期,进一步扩大区域之间在青年思想引领、青年创新创业、新时代文明实践上的交流合作,力争开发一批服务青年的优质项目,推出一批服务青年的政策红利,建成一批适应青年需求的特色阵地,加快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二是抓好市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的落地落实,持续跟进我市《贯彻落实〈四川规划〉2022年重点工作清单》《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四川规划》深入实施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具体措施》《贯彻落实〈四川规划〉工作联席会议年度述职制度》等三个文件贯彻情况,压紧压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用力推动《四川规划》在达州落地见效。三是主动向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工作对标对表,学习其他市(州)试点工作开展的好经验、好办法,按照试点要求完善青年发展政策,大胆探索实践,积极稳妥推进,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达州经验,推动我市青年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青年工作的大力支持!